这样一想,有时也很鼓舞士气的,旱灾都过来了,雪灾,他们也能挺过去!

吕正西这样鼓舞着媳妇,也这样鼓舞着自己,只是他们忘了一点,他们能坚持到现在,而且坚持的不错,还能感慨下时间过得快,最主要的是他们在农村,他们有地,他们提前准备了东西存下来,要不然,只能和很多毫无准备的人们一样,咬牙数着日子,感慨的也只能是日子怎么这么难熬。

他们想的是旱灾挺过去了,雪灾他们同样能挺过去,别人只能怨,该死的旱灾,该死的雪灾怎么一个接一个!

更要命的,直观身体的感受,雪灾比旱灾更难受!

旱灾是热,热得大家不得不改了作息时间,就像修建乌家段的轻轨时,原本应该白天干活的,被逼着改成了太阳下山后到太阳出来前工作,夜晚工作多少不方便也得在大太阳火辣辣的照射下屈服。

那时,大家觉得苦,可雪灾来了,才发现,旱灾苦,但总有办法克服,热,那我们就避着它,太阳出来,我们躲进屋里,太阳下去,我们开始工作,可雪灾来了,有些东西根本克服不了,不管什么时候,你想出室外,都只有一个字,冷,这让大家如何克服。

所以,种地得先给大地穿上玻璃的外衣,让它暖和起来,才能有收成,所以,大家只能成天缩在屋里,因为只有屋内才能给人类生命的温度,但想在更宽阔的空间里工作,那就不要想了,没有任何办法能克服得了,比如这个时候还想再修建轻轨的话,是根本不可能了,如此阴冷的空气里,人是没有办法长时间待在户外的,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停的雪花也阻挡了人类的视线,这样对比,旱灾,雪灾,你选哪个,答案已经不言而喻。

两个灾都难,但总有一个更难,无疑,雪灾就是更难的这个。

旱灾,带来海平面的急速上升,导致沿海城市,海平面低的城市全部淹没在海水中,随之是人口的减少,幸存者往内地的迁徙,粮食的减产,大家生活水平的直线下降,从追求生活的品质回到了追求温饱的状态。

而现在,雪灾带来的更严重,你在追求温饱的时候,还得先保住身体的温暖,不被饿死还得不被冻死,有条件的还好,就像乌家村很多人家一样,自己家就有空调,空调一开,暖风送来,小农民们,再弄点自己的存粮,条件更好的,还能来个火锅,大冷的天,热气腾腾的火锅,小日子不错。

可这样的人家只是少数,更多的,在城市,在农村都有,没有任何准备和家底,靠着政府的救济撑着到了今天,旱灾那时觉得煎熬,可雪灾来了才知道,这日子那就是没有最煎熬只有更煎熬,旱灾,吃不饱,热,避着,雪灾来了,依旧吃不饱,冷,却避不了,没有炕,没有空调,没有烧火取暖的炉子,真的会冻死人。

所以,没有这些的只能再次由国家统一管制进入到大空调房里待着,然后生活在里面,没有独立的房间,大通铺,大锅饭,粮食上交,统一管理,只差纪律严点,就是军事化的管理了。

只是再有保证的措施,也不可能做到没有一丝遗漏,更何况条件这么差的情况下,城市里做不到,农村里做不到。

做不到,伤亡肯定就会出现,因为饥饿,因为寒冷。

乌家村也不例外,当乌月家安安七十三天的时候,乌宏伟一家全部冻死在了家里,一下子,整个乌家村的人都懵了。

再接着,赵四厚家也没了,这次整个乌家村的人都被吓傻了。

人怎么说没就没了呢,村里早就通知大家提前准备的,没有准备的,这次雪灾,村上特意把村委会那边的空调房空出来,让没准备的人家暂时住进去,吃的,没准备,国家发,住的,没准备,村上管,这怎么还会死人呢?

大家都想不明白。

“他们怎么?”乌月也不明白,乌家村的情况从没严重到会死人的地步,可怎么人就没了呢。

“乌宏伟家是自己给自己小气死的,他们家不用通知准备,历来喜欢有什么都要放家里,而且放家里又舍不得用,他们家的小气不仅是对别人,也是对自己,村长通知买空调,弄玻璃房里,他们家没舍得,天冷下来,村长让没有空调的人家去村委办公室那边暂时过渡下,等空调排到队安好,再回去,结果,乌宏伟家舍不得家里藏着的东西,怕被人偷,就没搬,想着有炉子还不是一样取暖,好像,连空调这次还是没买,谁想到,半夜,冷风灌进来,炉子灭了,睡着的人就这样无声地死了。”省着点,大灾下是需要的,可省到把自己省死,省成了极端,也够奇葩了。

而赵四厚家,则是一个真正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