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屏幕逐渐暗淡,影院中一片寂静,只有此起彼伏的抽泣声回荡。

司迪安有些发愣,他终于从最后结尾处,辛蒂凌乱无序,却充满了复杂情感的独白中脱离出来。却发现自己脸上湿湿的,竟然是泪水。

观众的情绪,完全被这部影片操纵了。一开始对辛蒂的厌恶和不屑,在揭穿辛蒂另一层身份时的微妙心境,看着辛蒂冷淡表现时不知应该作何反应的踟蹰,和最后听见辛蒂那一大段内心独白时……被感动,被征服。

罗曼国并不是没有见过电影,从成秋屏真正开启电影产业开始,这个国家就已经有人做出了摸索,而后来为了预热市场而导入这个国家的影片也不少,包括成秋屏自己在这个世界拍摄的第一部影片《鬼影幢幢》,而这些作品,虽然还算不上多,但已经足够让这一批来参加《憧憬》首映礼的影迷和新生影评人,甚至未来的电影人们对于电影有一定的审美水准了。

但是这一部《憧憬》,却给了他们极大的冲击。

说到底,一部专门为这个市场所打造的影片,和那些基于中华文明的影片,是两回事。文明的障碍是切实存在的,即使是以文化向心力也无法改变不同的文化基础上生长出来的花必然不同的事实。

而成秋屏正因为知道自己对于这个世界的一切的陌生,所以才选择了最取巧的方式。

虚构一个国家,虚构一段历史,然后用所有人都能够理解的情感去填充它。

而人们总会懂得爱和无奈的。

就像是司迪安。他原本出席首映式只是因为作为这部影片的合伙人必须出席而已,但是就在影院中观看影片的时候,他却在不自觉中被带入了这个故事,像是任何一个普通观众一样,在最后辛蒂对着电话独白的时候,几乎是身不由己地流下了泪水。

罗曼国还没有如同大夏一样的职业影评人,但是报纸目前也已经承担了刊登电影评论的工作,却刊发在社会版。而来信的往往是并不从专业方面思考。只是直接讲述自己观影感受的影迷。

对于一个导演而言,这些影评才是真正能够接触到大众所喜欢的部分的东西。

“在观看这部专为罗曼拍摄的影片之前,我并非没有看过其他影片,事实上,导演成秋屏小姐的所有影片我都曾经观看过。但是我从没有像是看完这一部电影之后哭得这么厉害过,甚至于所有的妆都花了。这部电影的导演兼编剧成秋屏本身在大夏是被称为‘美梦粉碎机’的,据说这是因为她本身总喜欢导演悲剧的缘故。但是在看过这部影片之后。我不得不说,这个绰号或许有一些偏差。

是的,《憧憬》依旧是一部悲剧,在许多人眼中,这依旧是一个将美梦粉碎的故事。然而当我忍住心痛去回顾那些情节的时候,却发现,或许这部影片做了相反的事情。它并没有将美梦打碎,而是建筑了一座甜美的梦之宫殿。

我相信,在故事最开始的时候,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喜欢辛蒂。刻薄,无理,尖锐,甚至卑贱肮脏。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戴伦,站在明媚的阳光下,在花园里,自由自在。挺直了背脊,对那些远离我们的糟糕的一切,战争,暴力,鲜血展现着自己的同情心和优越感。我们是骄傲的,因为我们和辛蒂不一样。不同的或许是戴伦至少还保存着真挚和天真,即使幼稚却真心为辛蒂考虑。而我们不过是旁观者,指指点点嘻嘻笑笑。

不仅仅是电影的开头。而是现实我们在面对这一切的开头,所有人都不觉得一切有什么问题,却不觉这就是最糟糕的开头。

我不想去谈论中间那些恶意的忖度,对辛蒂的嘲弄和玩闹一样的心情。一切不过是因为她的身份和我们所认为的‘自甘堕落’。

然后是那个转折。那个被所有人误解厌恶践踏的卑贱的辛蒂,有着我们所不知道的另一面,而这一面,将之前那些对她的印象全部推翻。她不是我们所以为恶臭的烂泥塘,而是那烂泥塘里开出的一朵花。只是所有人在看见烂泥塘的时候都掩鼻闭目,于是产生了那样的误解。

误解,蔑视,扭曲。这是最开始的一切,而到最后,正视一切,看见美好和丑恶。这的确是一出悲剧,可这不是美梦的破碎,而是每个人的升华。”

成秋屏翻了一页,她手里是一叠被翻译过来的各大报纸精品影评的剪报。接着她看向坐在自己对面,为了布局罗曼国才创刊的电影杂志的记者。